光亮铜线作为导电材料的重要分支,其分类方式主要基于生产工艺和物理特性。从加工工艺来看可分为硬态铜线(经过冷加工后抗拉强度达350-420MPa)和软态铜线(退火处理后延伸率超过35%),两者的选择取决于应用场景对柔韧性和强度的要求差异。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表面处理工艺,特别是无氧铜线(含氧量≤0.001%)和低氧铜线(含氧量0.002%-0.003%)在电子精密器件中的差异化应用。
从规格维度分析,常见的有超细铜线(直径0.016-0.05mm)、细铜线(0.05-0.5mm)以及常规铜线(0.5-6mm)三大类,其中超细铜线多用于微型电机绕组。特殊涂层类型也构成重要分类标准,包括镀锡铜线(锡层厚度1-3μm)、漆包线(绝缘层耐温等级130-240℃)以及裸铜线三种形态,不同涂层直接影响线材的抗氧化性能和焊接特性。
值得注意的是合金铜线的特殊类别,例如铜银合金(添加0.1-0.3%银元素)和铜镁合金(含镁0.2-0.5%),这些材料在保持导电率(IACS≥90%)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抗蠕变性能。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,扁平方形铜线(截面积4-50mm²)因能提升电机槽满率而成为新兴细分品类,其边缘圆角半径通常控制在0.2-0.5mm范围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