氰化提金工艺自1887年应用于矿山提金银以来,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,工艺比较成熟。因具有回收率高,对矿石适应性强,能就地产金等优点,氰化法至今仍是黄金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。
通常,氰化法可分为搅拌氰化和渗滤氰化两大类。其中,搅拌氰化主要用于处理浮选金精矿,或全泥氰化;而渗滤氰化则主要处理低品位含金氧化矿石。
一、搅拌氰化法提金工艺
搅拌氰化法提金工艺主要包括两类提金工艺流程,一类是经连续逆流洗涤,用锌粉(丝)置换沉淀回收金的所谓氰化-锌置换工艺(CCD法和CCF法);另一类则是无须过滤洗涤,采用活性炭直接从氰化矿浆中吸附回收金的无过滤氰化炭浆工艺(CIP法和CIL法)。
1、氰化-锌置换工艺
氰化-锌置换工艺(CCD法和CCF法)主要包括浸出原料制备、搅拌氰化浸出、逆流洗涤固液分离、浸出液净化和脱氧、锌粉(丝)置换和酸洗、熔炼制锭等作业。
经典氰化-锌粉置换工艺流程图
2、炭浆法提金工艺
炭浆法提金工艺(CIP法和CIL法)就是将活性炭放入氰化矿浆中,将已溶解的金吸附在活性炭上,再从活性炭上提取金,主要包括浸出原料制备、搅拌浸出与逆流炭吸附、载金炭解吸、电积电解、熔炼制锭、炭再生等作业。
经典氰化炭浆工艺流程图
炭浆法(CIP):先氰化浸出,然后加入活性炭在矿浆中吸附金;
炭浸法(CIL):在浸出槽中加入活性炭,浸出与吸附同时进行,即边浸边吸。
在CIP流程中,浸出和吸附是两个各自独立的作业。在吸附作业中,浸出过程已基本完成,吸附槽的大小、数量和作业条件均由吸附参数确定。在CIL流程中,浸出和吸附作业同时进行。一般来说,浸出作业较吸附作业需要的时间长,因此槽子的大小、充气和加药由浸出参数确定。由于吸附速度是溶液中已溶金浓度的函数,为了提高前部吸附槽中已溶金的浓度,同时增加浸出时间,通常在边浸边吸前加1~2级预浸。
鑫海在津巴布韦的金矿项目
炭浆法(CIP)与炭浸法(CIL)相比:
1. CIP流程较CIL流程长,但CIL流程中存炭量大、炭浓度低,为串炭而输送的矿浆量是CIP几倍(一般为4倍);
2. CIP流程中积压的金属量比较大,两种流程积压金属量的分布不同。CIP流程中积压金属在活性炭上和溶液中的分布基本相当,但在CIL流程中,金属主要积存在活性炭上。流程中溶液的含金量也不相同。
3. CIL比CIP流程溶液中含金品位高,这是由流程结构决定的。CIL流程是边浸边吸附,不断有新的溶解金进入溶液,所以溶液中的金不断得到补充,溶液中含金量相对较高。CIP流程是单一吸附,溶液中已溶金的补充量很小,所以金的品位较低些。
金矿CIP项目现场
二、渗滤氰化法提金
渗滤氰化法也是氰化浸出工艺之一,基于氰化溶液渗透通过矿石层而使含金矿石中的金浸出,适用于砂矿和疏松多孔物料。
渗滤氰化浸出法有池浸和堆浸两种工艺,渗滤氰化浸出液,再用活性炭吸附或锌粉(丝)置换处理。
1、池浸工艺
渗滤浸出一般在渗滤浸出池中进行,浸出池通常采用木池、铁槽池或水泥池。池底水平或稍倾斜,呈圆形、长方形或正方形。池内装有带孔耐酸板制成的假底,假底上铺以滤布,滤布上面盖以装有木条或耐腐金属条的栅格。浸出时,将矿石装于池中,池上方加入浸出剂,浸出液从假底下部流出。假底用于过滤和支承矿石。
渗滤池浸出所需时间,不仅取决于溶剂对矿物的溶解速度,还与溶剂在物料层中的渗透速度密切相关。而渗透速度则主要取决于装料高度、物料孔隙率、含淤泥程度、浸出剂粘度以及物料本身的特性等因素。
2、堆浸工艺
堆浸主要是将开采的矿石转运到预先备好的堆场上筑堆,或直接在堆存的废石或低品位矿石上,用氰化浸出液喷淋或渗滤,使溶液通过矿石而产生渗滤浸出作用,浸出液多次循环,反复喷淋矿堆,然后收集浸出液,再用活性炭吸附或锌置换,贫液返回堆浸作业循环使用。
堆浸工艺流程图
堆浸场址一般选择靠近采场、运输方便的缓坡山地(自然坡度5-15˚),先清除杂草和浮土,然后夯实,修筑成坡度为5˚左右的地基,两边高中间稍低,便于浸出液集中流入贮液槽,堆场上铺上土工膜防止渗漏。堆场四周修筑0.4米土埂并作防水沟,防止雨水流入场内。在堆矿石之前先堆0.3米厚的大块贫矿。
堆浸工艺提金
堆浸氰化法生产成本低,可很快投产,堆浸规模可大可小,每堆矿石多可至数万吨。矿石破碎至一定粒度后堆浸或制粒堆浸。
在选择具体工艺流程前,建议各矿主提前做好选矿试验,根据选矿试验结果来确定合适的氰化提金方法,同时结合自身选厂规模、选厂条件、投资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取舍,最终实现技术、经济指标之间的平衡。